HBADI筑.见|李保峰工作室:中国土家泛博物馆

群团工作

08-16

2022

去看房子;

去看自然;

去目击伟大的建筑;

去了解名师的作品、足迹和创作理念;

去探寻数千里外的风俗民情,

和藏在钢筋混凝土后的故事;

去享受乐趣并沉浸其中;

去接受教导;

最后转变成独属你的“蓝图“

本次恩施之行是“HBADI筑·见|研学营”系列活动的第一站,在主创建筑师省建筑设计院“李保峰工作室”李保峰教授带领下,现场讲解其作品并与设计师们展开交流研讨。

鄂旅投女儿寨度假酒店,屹立在恩施大峡谷景区峡谷半山,依山势蜿蜒而建,融土家、羌族、苗族的建筑理念为一体。吊脚楼是土家传统民居特色最鲜明的建筑类型。本设计采用“减少接地”的半干栏方式,在减少土方量的同时创造了更多的使用空间

山地景观——天然景观的聚落形态组合

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大峡谷独特的景观资源。“东西向”正是大峡谷的魅力所在:日出时形如流光溢彩的金屏画轴,日落时群青色的山顶透出白亮日芒。酒店建筑群主要沿等高线布置,使得几乎所有客房及公共空间都可以面对大峡谷,不仅实现了景观特色最大化,还大大节省了工程造价。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乡土建筑的特色部分源自于地域材料的使用,本项目适度地使用了一些非装饰性地域材料,如灰瓦、块石及重组竹墙面等。

不仅如此,项目还将土家摔碗酒传统而产生的废置陶碗碎片变废为宝,作为室外硬质铺地的面层,结合地域文化的表述而循环利用了这些废弃的物质,节省造价成本,减少环境负担。

| 项目获奖信息 |

2017恩施大峡谷度假酒店获佛罗伦萨设计周优秀设计奖

2019女儿寨度假酒店被德国S-Arch国际会议授予荣誉提名奖

2020女儿寨度假酒店获美国华人营建学会优秀设计奖

2021年恩施大峡谷度假酒店获GHDA环球人居设计大奖文旅建筑类优秀奖

彭家寨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宣恩县,是国务院重点文保单位,得益于文物保护法的保护,该寨保存良好,但其周边的其它土家族村寨则遭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

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项目通过翻新建筑结构,以最小的建筑破坏来振兴老化的村庄,从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第9项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有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包容的可持续工业,并推动创新)和第11项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建设包容、安全、有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及人类住区)。

墨客桥

逢河架桥是土家族的传统,但传统的土家风雨桥其宽度和长度受制于自然材料与构造方式,难以提供公共空间。另外,传统工匠使用自然木料建造的桥,因木材具有差异性,故无法通过力学计算。

本项目借鉴传统土家风雨桥建构的逻辑,将木结构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与在河道的上空创造了一系列可遮阳避雨、可为较多人员提供同时进行自由交往的公共空间。

国际研学营

彭家寨国际研学营位于墨客桥和摩霄楼中间,以大跨度复合木结构设置了具有强烈公共性的空间,这种通透性在研学中心和远山之间建立了自然的联系。

国际研学营的报告厅是国际研学营中的重要公共建筑,本设计秉持以真实结构表达空间的概念,室内不做任何装修,以建筑结构的美感向土家传统建筑技艺致敬的同时彰显了当代的精神。

摩霄楼

摩霄楼坐落于距彭家寨1千米之外的汪家寨,该寨的功能定位是国际研学营地,而设计摩霄楼目的有三:首先,设计希望创造一个可在空中观察彭家寨的高视点,在此,观者会产生与寨中完全不同的视觉体验。观者在彭家寨中体验的是局部微空间和建筑细部,而在摩霄楼上则可以清晰地识别土家族传统聚落的整体格局;其二,水畔建塔可以为滨水的、水平延展的建筑群落创造丰富的空间轮廓;其三,可以为整个景区和自由布局的研学建筑群设立有利于空间识别的标志物。

该项目自设计以来,一直屡获国际大奖。截至发稿前,“摩霄楼”刚刚获得香港设计奖的金奖。

| 项目获奖信息 |

获香港设计奖的金奖

法国NOVUM DESIGN AWARD设计大奖金奖

法国巴黎DNA设计大奖

2022日本IDPA AWARD国际先锋设计大奖金奖

入选联合国“亚太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优秀项目库”

2021ADA(亚洲设计奖)年度设计大奖

2018年威尼斯双年展:活化-中国土家泛博物馆规划设计展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之不如足践。鉴赏建筑除了通过书本,更应身体力行,去感受建筑空间的比例尺度,去了解风土民情与整体山水格局,去思考民众精神诉求与行为方式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建筑空间结构的复杂性、丰富性以及艺术性。

本次《筑.见》研学营跟随名师视野,倾听主创解析,涵养文化底蕴,创新设计理念,是省建筑设计院“厚植工匠精神,筑造精品设计”的一次研学提升训练。在名师的带领下,设计师们穿梭在图纸与建筑之间,徜徉在民族建筑的历史长河里,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领悟民族建筑文化精髓,学习大师设计理念,思考时代之变,研讨未来之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