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杨家学堂 / 3andwich设计室

世界建筑

04-04

2018

杨家学堂位于两条小溪的交汇点,在中国福建省的上坪村路口,从这里延伸出了两条小路。以全国知名的历史学家朱熹为例,他曾经在杨家学堂里创造了许多著名的诗歌和伟大的书法。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把这个历史遗迹改造成旅游景点,揭开上坪村的伟大历史。这个设计包括一些废弃的农业建筑,如杂物间,牛棚和谷仓。3andwich设计室希望把原有的建筑改造成一个书店,为游客提供机会,让他们了解这个村子的历史和文化。同时,它还为当地人,特别是儿童提供了一个从外界获取知识的地方。

利用原空间的特点,基于3andwich工作室的设计,将这个新的建筑作定义为“一动一静”组合。‘一动’是指书店的销售区域,这个区域原来是杂物间。它是一个相对活跃的空间,人们经常在这里借还书籍或者购买图书。此外,团队设计的文化产品也在这个区域出售。阅读角被视为连接村子与外界的文化窗口。游客可以了解村子更多的风土人情,村里人也可以透过实际存在的窗口和心理的窗口和外面的世界进行对话。大家称它为“广悦粮仓书店”。

在建筑物的对面,就是原来朝向小溪的这一侧是一面坚固的墙,墙上的窗户非常高。然而窗外的景色非常漂亮,设计团队就在里面增加了一个平台来让人们可以欣赏到这个美景。这种设计在原则上维护了现有的内部和外部的关系。因此,当人们待在里面时,就可以仅仅欣赏到小溪流水的声音同时并不会看到小溪。如果游客仍然想看到小溪,登上平台上一步就有发现有不同的美景。在建筑物的另一面安装的全玻璃窗,与村里的邻居建立了新的关系,为自然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一静”指的是阅读和冥想,取名为“静雅”。这个空间从以前的牛棚改造的。这个空间的标志是上下相互独立又联系的结构,是特别要保留的。下面的一层由碎石围成,是牛的生活空间狭小又黑暗,而上面一层用窄木头做的用来放饲料。这两个层次在空间上是分开的,但在功能上是有逻辑联系的。为了保持这一空间特征,将上面的“木房子”稍微抬起,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变得更高还能获得更多的自然光。除了穿透的阳光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打扰这个宁静而封闭的空间。底层坚实的碎石墙得到了保留。



柔软对应强硬,温暖对应冰冷,新居民对应老住户,戏剧性的冲突在对比中产生。3andwich设计室将二楼进行了重新定义,三个空间被打通变成一个中庭,这个空间有房屋面积的一半大小。玻璃隔板安装在中庭,以创造更多的透明度。草料室的设计仍然是比较低的高度,进入的方式也必须从户外爬梯子而入。这种“不舒适”是设计师有意为之,来创造一种慢节奏的生活和原始状态。这个设计是想让人们得到类似苦行僧的体验,来小心谨慎的体验空间。因此,所有来到这里的读者都会反思人与空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避开现代生活的打扰。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附件: